科技大事件

2017年11月,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探测成果在《自然》杂志刊发

 “悟空”发现疑似暗物质踪迹 中国探问宇宙之谜迈出重要一步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于北京时间30日在线发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太空中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神秘讯号首次为人类所观测,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 
“ 悟空’的最新发现,是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如果后续研究证实这一发现与暗物质相关,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即便与暗物质无关,也可能带来对现有科学理论的突破。 
探问宇宙之谜的火炬,传承到新时代的中国人手中。从“东方红一号”到“悟空”,从茫茫深海到浩渺太空,“中国梦”正承载起更多为全人类探寻未知、解答未知的使命。 

暗物质,一个人类追寻多年的宇宙魅影,最近被中国“悟空”发现了疑似踪迹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悟空”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常进在介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成果(11月2日摄)

    

在地处四川南部地底2400米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实验组的研究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2016年6月28日摄),该实验组利用在空气中提纯的惰性元素氙作为探测媒介来寻找暗物质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介绍卫星工作情况(2015年12月24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搭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升空(2015年12月17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这是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屏幕上显示的接收到的第一批科学数据(2015年12月24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悟空”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常进在中国科学院发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批科学成果(11月27日,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在通过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观测数据完成的一张伽马射线天图前(2017年11月3日摄)


 “搭便车”的历史偶遇——暗物质卫星“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求索
2017年11月30日,《自然》发表了悟空的首批重要成果。“沙漠”之外的“风光旖旎”,被中国人掀开一角。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中国科学家已经从自然科学前沿重大发现和理论的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逐渐走到舞台中央。
年轻时就爱琢磨宇宙的常进经常会提及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是宇宙居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随即又加了后半句:“宇宙现在仍然是不可理解的。”
人类对暗物质的孜孜以求究竟能换来多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对于常进和他的团队来说,走出人类认知局限的“沙漠”原本就是驱动他们投身科学的“初心”,在这条路上,有苦,但更多的是乐趣。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中)和他的团队(2017年11月2日,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在介绍卫星情况(2017年11月3日,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的部分科学家在“悟空”的“生日宴会”上合影(2016年12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科技大事件

2017年11月,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探测成果在《自然》杂志刊发

 “悟空”发现疑似暗物质踪迹 中国探问宇宙之谜迈出重要一步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于北京时间30日在线发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太空中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神秘讯号首次为人类所观测,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 
“ 悟空’的最新发现,是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如果后续研究证实这一发现与暗物质相关,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即便与暗物质无关,也可能带来对现有科学理论的突破。 
探问宇宙之谜的火炬,传承到新时代的中国人手中。从“东方红一号”到“悟空”,从茫茫深海到浩渺太空,“中国梦”正承载起更多为全人类探寻未知、解答未知的使命。 

暗物质,一个人类追寻多年的宇宙魅影,最近被中国“悟空”发现了疑似踪迹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悟空”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常进在介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成果(11月2日摄)

    

在地处四川南部地底2400米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实验组的研究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2016年6月28日摄),该实验组利用在空气中提纯的惰性元素氙作为探测媒介来寻找暗物质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介绍卫星工作情况(2015年12月24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搭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升空(2015年12月17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这是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屏幕上显示的接收到的第一批科学数据(2015年12月24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悟空”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常进在中国科学院发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批科学成果(11月27日,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在通过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观测数据完成的一张伽马射线天图前(2017年11月3日摄)


 “搭便车”的历史偶遇——暗物质卫星“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求索
2017年11月30日,《自然》发表了悟空的首批重要成果。“沙漠”之外的“风光旖旎”,被中国人掀开一角。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中国科学家已经从自然科学前沿重大发现和理论的学习者、继承者、围观者,逐渐走到舞台中央。
年轻时就爱琢磨宇宙的常进经常会提及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是宇宙居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随即又加了后半句:“宇宙现在仍然是不可理解的。”
人类对暗物质的孜孜以求究竟能换来多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对于常进和他的团队来说,走出人类认知局限的“沙漠”原本就是驱动他们投身科学的“初心”,在这条路上,有苦,但更多的是乐趣。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中)和他的团队(2017年11月2日,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在介绍卫星情况(2017年11月3日,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的部分科学家在“悟空”的“生日宴会”上合影(2016年12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响摄)